欢迎访问高校教育人才网-实施人才强国(强校)战略,网聚海内外优秀人才!

高校教育人才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新闻中心 > 新闻关注 >

政策护航909万高校毕业生就业 数字经济领域招聘需求大增

时间:2021-09-03 09:46:04    来源:证券日报网

就业是民生大计。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到今年以来多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到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了相关部署。

据教育部统计,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对很多毕业生而言,找工作也是在选择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城市,哪些城市最受毕业生喜爱?哪类职业需求最大?《证券日报》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新一线城市逐渐受青睐

有人说,如果你毕业了不知道做什么,那就去一些发达城市例如北上广深,会有更多的选择和机遇。《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位毕业生后,验证了此说法。

“一线城市对我而言有一种‘魔力’,那里汇集了众多资源,发展平台大,生活更便利。”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孙薇(化名)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她已入职深圳一家国有企业,从事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

“虽然离家千里,初入职场的我孤身在外打拼难免会有压力,但当地政府和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各项优惠政策,负担减轻很多。”据孙薇介绍,她入职后交满一个月的社保就可申请落户,同时公司还对应届毕业生提供三年租房补贴服务,免去毕业生对房租的困扰。

“毕业后的前5年至关重要,扩宽视野,积累行业经验是我第一考量”,留学毕业生陈泽(化名)告诉记者,他的研究生专业是市场营销,而上海市的实体经济与互联网融合较好,可以有更多机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将自己专业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留在自己大学所在地,也成为很多毕业生的选择之一。“我们研究生班内共有28名同学,现在有19名同学在北京工作。”今年6月份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管学院的张莹(化名)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北京作为一线城市就业机会多,加上此前她们学校组织举办了多场线上和线下双选会及宣讲会,毕业生求职非常方便。据张莹透露,19名留京同学的就业方向主要为体制内、国企和央企,“而且我们校友资源非常丰富,学校氛围好,很多同学都愿意毕业后留下来谋个好前程”。

除了一线城市,一些毕业生还把目光逐渐转向新一线城市。毕业于某211高校的小田(化名)告诉记者,“我放弃了北京一家公司的offer,决定去成都打拼,当前这些新一线城市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潜力,而且生活成本较低,竞争压力相对小一些,生活舒适和开心最重要。”

据58同城发布的《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今年毕业生首选城市排名前十分别为上海、深圳、广州、成都、北京、杭州、青岛、南京、重庆、长沙。

不难看出,一线城市仍然是相当比例毕业生就业的选择地。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线城市的收入预期相对更高、就业机会更多、职业发展前景更好。同时,它们的产业集聚经济更明显,这意味着劳动力竞争更加充分,规模经济效应更强,知识溢出效应更强,进而劳动生产率更高,对应的收入也就越高。

“不过,一线城市房价普遍较高,城市公共服务有时也受限,不同城市的城市管理水平也不同,导致城市拥堵、教育资源紧缺等问题,这些都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成本。在此背景下,新一线城市通过新产业的发展机会、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受到越来越多毕业生的青睐。”陶金进一步表示。

数字化创造新就业形态

《“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提出,促进数字经济领域就业创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更多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培育多元化多层次就业需求。

BOSS直聘研究院此前的发布《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显示,2021年5G、数据、云计算、智能、新能源汽车及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应届生招聘需求同比增长57.6%,平均薪资同比增长9.2%,达到8393元,超出应届生整体平均招聘薪资37.3%。

一家科技创业公司招聘经理告诉记者,由于其所在公司目前业务发展迅速,今年招聘人数较去年扩招至一倍,“当前行业领域的人才需求相对较大,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平台在各行业的渗透,将会有大量工作岗位释放”。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数字化会创造大量新业态、新模式,交易机会的增加也带来服务主体和就业规模的扩大,进而衍生更多的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比如“网约配送员”等新职业正式进入国家职业大典,数字经济也成为吸纳就业的最重要渠道之一,不仅直接创造就业机会,也会间接带动的数字化运营人才就业和灵活就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有利于扩展从业者能力边界,提升就业质量,促进高质量就业,也有利于缓解用工单位的用人紧张问题,减轻人力等经营成本负担。

吴琦建议,应探索建立适应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劳动标准体系和就业统计体系,有序开展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就业统计工作,对灵活就业的发展规模、主要问题进行监测和评估,准确及时了解灵活就业从业人员的权益保障情况;建立完善适应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建立多元化的灵活就业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体系,积极稳妥解决从业人员较为关注的养老、医保、职业伤害保障等问题。

 

—— 文章来自 《证券日报网》